中化国际拟定增募资50亿 控股股东预计认购超一半

炒股就看,中化增募资亿权威,国际股东专业,拟定及时,控股全面,预计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认购
证券时报记者 王一鸣
3月25日晚间,超半(600500)披露定增预案,中化增募资亿公司拟向包括控股股东中化股份在内不超过35名投资者发行不超过8.3亿股股票,国际股东募集不超过50亿元用于碳三产业一期项目(3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拟定其中,控股控股股东中化股份拟根据本次发行前持有的预计股份比例同比例认购不超过27.1亿元。
中化国际表示,认购本次定增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入碳三产业一期项目,超半建设内容包括6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中化增募资亿65万吨苯酚丙酮、24万吨双酚A、40万吨环氧丙烷和15万吨环氧氯丙烷等,投产后将形成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环氧丙烷、苯酚丙酮-双酚A等碳三功能性材料一体化产业链。碳三产业一期项目是公司向化工新材料战略业务转型关键步骤,有助于公司深化化工新材料业务布局,实现产业上下游的有效协同,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形成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方案显示,碳三产业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39.13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30个月。碳三产业一期项目预计于2022年建成投产,建设阶段尚无营业收入产生,短期内将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和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不含税年均销售收入110.11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7.15亿元。
据介绍,自2000年上市以来,经过多年的战略转型,中化国际已经由一家贸易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型成为以精细化工为主业的国际化运营的企业集团。多年来,公司通过投资和并购控股圣奥化学、扬农集团、Elix Polymers、骏盛新能源等,为顺利实现产业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诸多化工中间体、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乃至于全球居于领先地位,拥有向下游延伸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产业基础和成长空间。
两化联合重组后,中化国际已成为中国中化旗下重要的材料科学平台。在披露预案之际,中化国际同日还公告了《公司未来三年(2022年-2024年)股东回报规划》的议案。根据议案,公司计划未来三年(2022-2024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据统计,中化国际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额为8.65亿元,最近三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年均净利润为5.6亿元,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最近三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年均净利润的比例为154.65%。
从业绩情况来看,2021年1-3季度,中化国际公司营收规模分别为173.88亿元、388.89亿元及583.0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21.51亿元及24.15亿元;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3亿元、6.09亿元及8.74亿元。
业内认为,随着本次募投项目的逐步实施以及碳三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中化国际的产品供应能力、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将有望得到巩固和提高,这将有利于公司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水平,加速公司化工新材料业务转型的战略步伐。
相关文章
- 当地时间11月22日,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在《南德意志报》经济峰会上再次明确表态支持全球化。他强调:“‘去全球化’是一条危险的死胡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不会走上这条道路。”朔尔茨在当天的峰会上表示2025-07-09
- 记者 | 庄键斩获新一轮融资的300207.SZ)动力电池板块加速扩产步伐。9月15日,欣旺达公告称,将在湖北宜昌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规划建设30 GWh的动力电池产能。宜昌2025-07-09
中信明明:今年人民币汇率总体表现比较稳定 不用过度关注7关口,这个数字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
关联阅读: 9月15日,离岸兑美元汇率跌破7,日内贬值逾300点。新浪财经特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为大家解读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原因、后续走势以及如何影响国内经济。明明:在美元升值的背景之下2025-07-09- 来源:经济日报 喻 剑首个“粤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日前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该工作站采用“含金量”颇高的澳门旅游业与酒店业的权威认证——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认证制度,经考核合格的首批36名2025-07-09
-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召开今年秋季2022年9月至11月)全国气候趋势会商会,会商显示,预计今年秋季,我国西藏东部、西南地区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南部和西北部、华东北部、华中西2025-07-09
美国8月CPI数据高于预期 分析师预计未来最终利率将超过4%
美国8月未季调CPI同比增长8.3%,预估为8.1%,前值为8.5%。数据发布后,Jefferies分析师Aneta Markowska和Thomas Simon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通胀仍面临非常2025-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