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一季度在华交付约20.85万辆新车 纯电动车销量为去年同期3倍

宝马一季度在华交付约20.85万辆新车 纯电动车销量为去年同期3倍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裴健如 每经编辑 孙磊
4月8日,宝马宝马集团发布的季度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华交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付约累计销量约为20.85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达到去年同期的辆为去3倍。此外,新车销量宝马集团摩托车一季度在华销量为2990辆。纯电
就全球来看,动车宝马集团一季度销量约为59.69万辆。年同其中,期倍宝马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一季度的宝马销量达到约3.53万辆,同比增长149.2%。季度从销量占比来看,华交中国市场销量在宝马集团全球销量中所占比重约为35%。付约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值得注意的辆为去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供应短缺、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汽车行业普遍承压。
市场研究机构LMC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3月,德国汽车制造商预计减产约15万辆汽车;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数据,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25.4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连续两周保持7.09万辆不变,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5.7%;从全年看,AFS预计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200.17万辆。
在此背景下,国内车市也同样面临挑战。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24.6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下降40%。与此同时,国内疫情的散发也影响了不少车企的生产节奏,甚至有车企不得不按下生产暂停键。乘联会方面预计,3月我国车市受疫情影响造成的销量损失在20万辆左右。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2022年仍是宝马集团的产品大年,其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26款新产品,而电动化车型是其中的重点。
“电动化是宝马集团的首要重点之一。2022年集团计划将全球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较2021年翻一番。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一季度表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在经销商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在接下来数月中进一步提速电动步伐。”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
按照计划,今年宝马集团将在中国市场供应5款纯电动汽车。其中,纯电动宝马i3已经于3月31日正式上市,宝马i7则计划于今年4月全球首发。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今年内,宝马集团在全球量产及试生产纯电动车型将达15款,覆盖约90%的细分市场。除了已经上市iX、 i4、i3、iX3等车型外,还包含5系、X1等系列的纯电车型。到2025年底,宝马集团计划累计交付200万辆纯电动车。届时,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车。到2030年,宝马集团欲实现在全球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同时,到2030年左右,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也将迈向全面电动化。
在加快电动化产品上新的同时,宝马集团也在进一步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拓展充电设施建设。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底,宝马即时充电已动态链接超过38万根公共充电桩,其中包含超过20万根的直流快充桩,且全国约有5万根充电桩可提供即插即充服务;390余家宝马经销商充电站已覆盖全国超过120余个城市;宝马预约停车充电服务现已覆盖全国9大城市的4座机场,以及全国10多个热门商圈。
相关文章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11月21日,北交所首只指数北证50指数代码为899050)正式上线,开盘涨2.09%,报1024.07点。截至当日收盘,北证50报1028.72点,上涨2.55%。同日,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招2025-07-08-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 在积极投身抗疫“战线”的同时 秉持全心服务社会及客户的宗旨 强管理、重质量、促生产、保供应 2022年开年至今 东方雨虹 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 竭诚保障全国各2025-07-08
- 若论“炒地产股”收益最惨的险企,或非莫属。来源:时代财经险资曾是一股活跃在房地产江湖的隐形力量。凭借资金优势,保险企业不仅大手笔买房、买地做“地主”,还通过持有股票的方式变身为房企股东,坐享房地产行业2025-07-08
- 受云业务需求强劲影响,微软交出一份超预期的业绩。当地时间4月26日,微软MSFT)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由于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微软盘后股价一度涨超6%。财报2025-07-08
泸州老窖重回前三难了!营收116亿仅排第五,刘淼的愿望又要落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德林社 清华北大,国内大学中的前二,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第二。老二被嫌弃,老三却是被疯抢,浙大、复旦、人大、上海交大等等,都有老三的实力。2025-07-08- 因全力保供而经历史上最严重亏损年的煤电企业仍未走出困难期,饱受燃料成本压力。今年一季度,由于电煤价格总体高位上涨,煤电企业仍大面积亏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