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开市周年盘点:近四成上市企业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赵宇彤 北京报道
时值北交所正式开市一周年,小巨人近日,北交上奇产业研究院发布《投资指南——北交所上市公司精准画像(123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所开市周市企报告显示,年盘从2021年共81家首批上市公司到2022年的点近123家(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成上重要平台。
报告显示,业荣截至2022年11月15日,获专号北交所上市企业中近四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精特共有60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107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交上市企业的所开市周市企平均成立年限为19年,从成立到上市平均需 17.3 年;平均注册资本 1.4 亿,年盘平均市值为16亿元,点近其中大部分集中在 5-8 亿元的成上区间。
在地域分布方面,上市企业在全国 24 个省份均有分布,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为江苏省(21家)、广东省(15家)、北京市 和山东省(均12家)。
聚焦细分领域,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备受资本青睐。
报告显示,北交所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工业和科技服务行业。近五年(2017年01月01日至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共发生311起融资事件,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工业和科技服务行业的融资事件最多,分别发生融资127件、85件和79件。从融资事件的区域分布上来看,近五年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融资件数集中在江苏省(58件)、广东省(48件)和山东省(31件)。
从保荐机构来看,北交所上市企业背后共有 47 家券商参与保荐业务,其中,成功保荐14家企业上市,是成功保荐北交所上市项目最多的机构。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主阵地,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从侧面印证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截至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共有8895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65件,占比为16.47%;实用新型专利6299件,占比为70.82%;外观设计专利1131件,占比为12.71%。其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授权专利数量最高,为445件。
北交所上市企业共参与国家标准制定330项,占比61.80%;其次是团体标准143 项,占比26.78%。集中分布在纺织工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工业行业,分别发布标准194个、60个和42个。
从中小企业具体的创新能力来看,、和发明专利授权量较多,分别为160件、98件和66件;、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数量较多,分别为71个、22个和21个。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来,始终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充分发挥“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不断强化与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层和基础层的制度联动,激发市场整体活力,努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杨清清 编辑:张伟贤)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豫园股份联合体拿下上海黄金地块:大豫园总建面将超100万平米
- 科技部梅建平: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据治理体系 持之以恒推动数据原创
- 成都出入境业务“预约办理”太火!市出入境接待中心预约已排到1月13日
- 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率队拜访中国酒业协会,双方提及“白酒酿造技艺申遗”
- 江南大学教授:李渡酒已鉴定出化合物近500种,与酱香茅台一样丰富
-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60.66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44.72亿元
- 广汇能源2022年预盈超113亿连续两年倍增 降本增效负债率降至61.56%加速绿色转型
- 七部新片定档大年初一,重压之下电影公司紧盯春节档
- 中美防长举行会谈,国防部发言人:发展两军关系基本前提是美方须信守承诺
- 美国众议院议长选举第十轮投票仍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