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成北交所最好名片
择 远
9月2日,服务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迎来宣布设立一周年。创新如今,型中小企其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业成主阵地。
数据更具说服力。北交其一,所最截至2022年9月2日,好名北交所上市公司达110家,服务中小企业占比77%,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型中小企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业成覆盖工业材料、北交信息技术、所最医药健康、好名“双碳”、服务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这体现的正是北交所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化的创新形态。
其二,从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来看,大部分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俗。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106家(9月1日和2日上市的公司未纳入统计)上市公司中,有95家实现盈利,占比89.62%;75家公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过亿元,其中,9家公司超过10亿元。良好业绩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创新型企业的快速成长能力。
其三,目前北交所共有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含尚未正式公布的第四批企业),2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上市公司2021年度研发支出合计35.52亿元,研发强度平均4.6%,远超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对上市公司而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推进自主创新,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正所谓,有了研发“真投入”的“浇灌”,必然会结出创新的“硕果”。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第一。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努力,把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离不开政策支持,这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北交所层面来看,其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构建了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特色制度安排,特别是不同的上市准入标准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创新企业,使得服务对象更精准、更包容。同时,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在上市审核方面做到“又快又好”,使得企业上市更便捷、更快速,有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好地实现价值发现。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如今,北交所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驱动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并持续发挥作用,标杆性企业已经初步形成聚集效应,形成正面循环。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北交所一张最好的名片。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14元收的二手风衣卖999元,多抓鱼被吐槽吃相难看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创指跌0.51% 水利板块表现强势
-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两部黑匣子正在解码中
- 2亿人参与“零工经济” 灵活用工平台筑起“就业蓄水池”
- 中通三季度净利润继续向好,但摆脱同质化竞争还需多久?
- 东航飞行事故全部调查结束后将向公众公布完整的调查报告
- 郁亮:万科已取消所有高管层级,全部下沉到前线
- 如何吸引长线资金入市?保险资管:在交易、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建立促进平稳交易机制
- “此访具有象征意义”!西方制裁俄背景下,古巴国家主席访问莫斯科
- “沸腾”的气泡水:巨头争抢Z世代,0糖0卡能“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