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3·15|去年保险投诉量增加42.98%,“首月0元”诱导消费、强制捆绑搭售等侵权行为何时休?

2021年,首月0元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险绑搭保险消费投诉达16.3万件,较2020年增长了42.98%。去年侵权
投诉数量的投诉增长一方面反映了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投诉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量增提高。
以黑猫投诉平台为例,加诱记者发现保险行业的导消侵权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如以“首月0元”、费强“首月1元”作为噱头来诱导消费;消费者在不知情的制捆情况下被投保;消费者遇到强制捆绑搭售保险等情况。
近年来,行为休保险行业快速发展,首月0元保险公司通过提供愈发多样化的保险保险绑搭保险产品提升个人和家庭的受保障程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去年侵权消费者“踩坑”事件仍然不少。投诉
面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量增行为,近年来监管部门也多次出手,逐步增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3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意在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正值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避免“踩坑”?为此,记者梳理了一些案例,予以警示。
“首月0元”、“首月1元”等诱导手段屡禁不止
服务质量是保险公司立足行业之根本。近年来,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投诉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分别为11.4万件、16.3万件。
投诉数量的变化最为直观地反映了消费者对保险公司服务等环节的不满。以黑猫投诉平台为例,截至3月15日,记者用“保险”二字在此平台上搜索发现共12.6万条投诉结果。
根据投诉平台上的反馈,“首月0元”“首月1元”等营销诱导手段依然存在,并且受骗者多为老年人。这种诱导消费行为的本质是保费交纳前轻后重,给人以“优惠”错觉,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
举例来说,投诉平台上有用户称,“中华保险以首月1元的价格在水滴保平台以抖音推送的形式投放广告,虚假诱导老年人办理保险业务,保险流程不合规,除开首月一元外,每月自动扣费138元。具有强烈的欺骗性。”
另有用户在今年2月投诉悟空保,“我父亲无意间点了这个投保,接下来每个月自动扣费并且没有通知,信息通知也没有。悟空保产品推广经常会出现在出行、短视频、支付等APP平台上,消费者在扫码充电、骑车、支付时,都有可能误点悟空保的推广链接。而悟空保投保的幌子,有的是领红包,有的是‘首月0元’、‘首月1元’”。
实际上,以“首月0元”、“首月1元”为噱头的广告宣传此前就已受到监管部门重视。去年8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互联网平台突出宣传“零首付”、“低首付”、“首月仅为X元”、“免费赠送”、“免费领取”、“限售、限时、限量”、“限时优惠”、“剩余X份”、“分享有礼”、“红包补贴”等字眼,属于诱导行为。
监管部门对这类违规行为也进行了处罚。例如,去年11月,银保监会对微医(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开出罚单。被罚原因为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违法行为。
该公司通过“大家帮保险”微信公众号销售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承保的“大家帮百万医疗险”产品,宣传销售页面列示“首期0元”或“首期3元”等内容。根据安心财险向银保监会备案的《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住院综合医疗保险(2018款)》的保费计算公式,缴费方式分按月缴费(12期)和全额缴费两种,对于按月缴费方式,投保人每期缴纳保费应相同,首期不应为0元或3元。
在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之下,部分保险公司“顶风作案”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记者此前关注过悟空保涉嫌诱导消费问题。然而直到现在,“首月0元”、“首月1元”的套路行为依然存在,屡禁不止。
强制捆绑搭售保险“套路”多
除上述情况外,记者注意到,在银行渠道的贷款过程中,存在将贷款业务与保险产品进行强制捆绑搭售的现象。
例如,有消费者指出,其在武汉大地保险分公司办理贷款,被强行要求每个月额外支付3000保险费(当天在大地保险为这个贷款的事情,已经额外交了900的保险)。多次通过大地保险投诉,近期无反馈。武汉大地处理专员表示:保险不能退,只能每个月一直支付3000元,顶多额外退款已交15%费用。此举涉嫌保险强行绑定。
记者翻看有关中国大地保险的投诉发现,不止一位消费者反映中国大地保险贷款恶意捆绑搭售保险的行为。
就上述强制捆绑搭售等问题,记者联系了中国大地保险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黑猫投诉平台十万余条的投诉结果中,泰康保险累计投诉量达9867条,颇受瞩目。此前,记者曾关注泰康保险旗下子公司泰康人寿被频繁投诉一事。而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投保。针对上述投诉情况,记者曾同泰康保险取得联系,但是该公司未给予回应。
面对种种“陷阱”,消费者还需擦亮眼睛,警惕风险。3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指出,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不把信用卡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购买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并且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也应重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不少保险公司开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周,对一些侵权行为进行了曝光。保险公司是否积极应对并处理了消费者的投诉?公司方面又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记者将持续关注。
(洞见财经)
相关文章
- 11月23日消息,美股周二收高,投资者继续关注美股财报、经济数据与央行官员讲话,并等待美联储将在周三公布的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2025-07-09
- 财联社10月13日讯编辑 刘蕊)随着年末逼近,阿根廷小麦接近收获期,但其正考虑限制小麦出口。在当下全球粮食供应仍处于困境之际,这无疑将令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阿根廷是全球排名前七的小麦供应国,其最大2025-07-09
-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一年。尤其在当前形势下,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稳住经济大盘中担负着重要任务。近段时间,重大铁路建设项目密集开工。不久前,国铁集团透露,9月份推动京雄2025-07-09
黄山千年迎客松迎第五次全面“体检” 通过体检预防腐朽发生发展 及时消除影响生长的不利因素
工人在搭建用于迎客松“全面体检”的临时工作平台秋日的安徽黄山游人如织,在海拔1600多米的迎客松旁,游客们发现身穿橙色马甲的工人正在搭建脚手架。“这是千年迎客松第五次全面‘体检’准备工作的一部分。”12025-07-09中国银行业协会: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7%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财联社9月1日电,《2022年度业发展报告》提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下半年2025-07-09华领医药全球首创药物上市,却在资本市场翻车,股价2天腰斩,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创新药研发不是唯分子导向
全球首创药物上市、股价2天腰斩:创新药研发不是“唯分子导向”来源:药渡 文/方涛之对于Biotech来说,最高追求无疑是研发出一款First in class药物。从商业角度出发,难度与收益成正比。一2025-07-09
最新评论